10月31日,由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的第九届中韩知名人士教育培训课程开班式在中国大使馆成功举行。韩国国民力量党及共同民主党的10名国会议员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界人士共135人参加活动。国会议员代表及中韩知名人士教育培训课程会长金钟録等为活动致辞,邢海明大使现场发表题为《做亲诚惠容的好邻居,建和平繁荣的新亚洲》的演讲。邢大使在演讲中向来宾介绍当前中韩关系、中国发展成果和对外政策等,重点介绍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表明中国同韩国等周边国家共享和平发展机遇、共创美好亚洲家园的积极愿望,呼吁在座人士为中韩关系发展、地区及世界团结协作贡献力量。
演讲全文如下:
做亲诚惠容的好邻居
建和平繁荣的新亚洲
中国驻韩国大使
邢海明
金秋送爽,日朗天清。很高兴在这美丽的季节同大家相聚一堂,为大家做第九届中韩知名人士教育培训课程开班第一讲。借此机会,我愿就中韩关系、中国发展和对外政策等同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前不久,中国先后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10周年国际研讨会,彰显了中方愿同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进一步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的积极意愿。今天,我想通过三个小故事,让大家感受体会中国周边外交的理念和立场。
第一个小故事是一条铁路的故事。不久前,东南亚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铁路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旗舰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雅万高铁建设之前,雅加达到万隆已有一条100多年前修建的旧铁路,时速仅50多公里,全程要花费近4个小时,乘坐舒适度也不佳。2016年1月雅万高铁项目正式启动后,双方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购印尼本地生产的水泥等原材料,大量招聘印尼员工参与工程建设,极大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如今雅万高铁通车后,沿线地区 4000 万人仿佛生活在同城,乘客拍摄的高铁运行350KM时速显示表、高速运行时仍在桌面上稳稳立住的硬币等画面在印尼社交网络被刷屏,大家纷纷称赞这条高铁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第二个小故事是一个名字的故事。孟加拉国有个女孩名叫阿里法•沁(Chin),“沁”在孟加拉语里是“中国”的意思。一个孟加拉国女孩为什么取名叫“中国”呢?这要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赴海外执行医疗援助任务。船一靠岸就收到孟方求助,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杰急需做剖宫产手术。医院船麻醉专家盛睿方等5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产妇心率两次下降,情况极为危险,但医护人员沉着应对,最终一名女婴得以顺利出生。为了表达感谢,孩子的父亲为女儿起名沁(Chin),希望女儿记住中国,记住这些救命恩人。2017年,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再次对孟加拉国进行友好访问, 当时手术的麻醉专家盛睿方第二次见到小女孩“沁”。这次见面,沁用英语亲切地称呼盛睿方为“中国妈妈”。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大后去中国学习医学,像中国妈妈一样为传承发扬两国友谊作贡献。
第三个小故事是一个动物的故事。考虑到韩国民众对大熊猫的喜爱,为充分发挥大熊猫中韩“民间友好使者”的作用,2016年中方向韩方提供了一对大熊猫爱宝和乐宝。今年7月,爱宝产下一对双胞胎幼崽。韩国民众激动地欢呼雀跃,爱宝与宝宝的视频被疯狂刷屏。这个好消息也被广大中国网友津津乐道。此后,爱宝乐园为两位新出生的熊猫宝宝征集名字,仅一周就收到了3万件投稿。在今年诞下双胞胎之前,爱宝已于2020年产下女儿福宝。今年7月正值福宝三岁生日,当时大批中韩粉丝专程赶来为它庆生。在他们的应援牌上,不仅写着“祝福公主幸福快乐每一天”,也写着“中韩友谊天长地久”。这些事例虽小,但充分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对大熊猫的关注和喜爱,也表明了两国国民对中韩世代友好的殷切期盼。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看似平凡,却是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亲诚惠容理念的生动诠释。作为东亚大国,中国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同8个国家海上相邻,边境线长达2万多公里,是全球邻国最多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发展好、维护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10年前,面对亚洲深刻变局和各国期待,习近平主席把握世界大势和地区发展规律,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亲”代表亲仁善邻,“诚”代表以诚相待,“惠”代表互惠互利,“容”代表开放包容。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理念,始终将周边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
中国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为亚洲友好合作、团结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镜鉴。中国已同周边28国和东盟建立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或战略互惠关系;是周边18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商品总额突破2.17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78%。与周边24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印尼的雅万高铁,老挝他曲县的钾肥生产基地,这些都正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地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各位朋友,
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时也伴随着危机和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方努力引领人间正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一些时代逆流也在波涛汹涌。当前全球治理失序,冷战思维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横行,亚洲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安全和治理问题突出等挑战。一些国家加紧构建地区军事同盟,推动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鼓噪供应链“去风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有的人主张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有的人主张重拾冷战思维,推行价值观划线,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将地区安全阵营化,鼓动分裂、制造对抗。亚洲究竟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亚洲的正确抉择应该是开放而不是封闭,是团结而不是分裂,是合作而不是对抗。面对全球性危机,各国不是乘坐在自家的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没有谁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包打天下。我们应携起手来,把“我”融入“我们”,这样才能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作为地区乃至全球重要国家,中韩两国以及中韩关系在这方面作用非常重要。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双方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现实利益联系与纽带不断深化。从一千多年前东渡济州岛求仙的徐福到旅唐的著名诗人崔致远,从与李舜臣将军共同抗击倭寇的明将陈璘,到在哈尔滨英勇就义的安重根义士,历史上中韩始终唇齿相依、命运与共。进入现代后,两国于上世纪末打破冷战桎梏成功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共同繁荣的新篇章。
中韩贸易额由建交初期的50多亿美元扩大到去年的3623亿美元,韩国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双方互相直接投资达千亿美元规模,去年韩对华投资同比增加64%,位居世界主要国家之首。中国商品在韩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民众也对韩餐、韩国化妆品、服饰和电子产品等耳熟能详。疫情前,中韩年人员往来已超过千万人次。目前,两国人员往来加速恢复。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就有近12万中国游客来韩旅游。来我们驻韩使领馆办理赴华签证的韩国民众也络绎不绝。可以说,中韩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根基仍然强健,两国关系仍有进一步提质升级的巨大空间。
上个月,习近平主席、李强总理分别在杭州和雅加达会见了韩德洙总理、尹锡悦总统,为中韩关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东方国家,中韩双方应秉持建交初心,坚持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邻里相处之道,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沟通与合作,排除干扰,进一步发展好双边关系,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共建繁荣家园作出更大贡献。双方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发展相互尊重、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中方始终高度重视韩国和中韩关系,一直把对韩关系放在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希望韩方也能立足长远,基于客观公正审视和把握对华关系。双方应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包容互鉴、求同存异,深化战略沟通,夯实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础。任何以意识形态划线,把地区阵营化、集团化、分裂化的行径,都违反潮流、不得人心。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我们要牢牢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区发展大势中去。
二是深化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合作体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韩应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坚定支持自由贸易体系,深入探索更好实现共同发展之路,深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中方愿同韩方积极共享自身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三是打造友好活跃、紧密无间的人文交流。国民感情是两国关系的基石。中韩人员往来规模曾屡创记录,现在双方应联手将因疫情失去的时间找回来,想方设法活跃文化、教育、科技、地方特别是青少年交流。两国民间像走亲戚一样走动的多了,互相间的误会也就少了,两国人民感情的纽带也就更紧了,中韩友好的根基才会牢固。
百金买宅、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方愿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保持对外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国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以中国之发展为周边各国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大能量。
在座的各位都是中韩关系发展的中流砥柱。希望你们同中方一道,担起促进两国友好的崇高使命,为中韩、东北亚乃至亚洲和世界的团结协作作出积极贡献,共同打造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美丽世界!
最后,祝愿本届课程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中韩知名人士教育培训课程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九届,邀请中韩政治、经济、学术届权威专家授课,旨在为两国精英人士把握形势、掌握政策、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搭建友好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