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明大使出席第九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
2024-06-18 20:05

6月14日,第九届中国(广东)- 韩国发展交流会在首尔举行,邢海明大使出席活动并致辞。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宁生,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次官补杨柄乃,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赵相贤,两国相关机构、企业代表约200余人出席了活动。

邢海明表示,中韩建交32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经贸合作取得瞩目成就。中国连续20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也多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国。双边贸易今年1—5月达到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3.8%,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经贸领域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中韩经济合作的深厚根基和巨大潜力,两国关系发展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光明的前景。

邢海明指出,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人才、文化的集聚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关键门户。广东省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氢能、核能、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基础良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完备,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希望与会嘉宾不断深化对广东的认识和了解,共享广东发展的无限商机。

黄宁生表示,在中韩经贸投资合作中,广东一直走在前列。2023年,广东与韩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03.67亿美元。近年来,乐金显示、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SK聚酯新材料等项目先后成功落户广东并实现良好发展。广东也有不少企业寻求赴韩投资。本次交流会是受世纪疫情影响时隔4年后的重新启动,吸引了广东省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和大批企业的积极参与。希望本届交流会能够承前启后,为两地政府和企业互利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杨柄乃表示,广东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与韩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韩国和广东去年的贸易额约占韩中贸易总额的1/6以上。腾讯、比亚迪等在韩国广为人知的创新企业就位于广东省,未来在尖端产业领域的合作更加令人期待。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韩中两国有必要更加紧密沟通,提高两国供应链的稳定性,积极利用广东惠州、韩国新万金等韩中产业园区,巩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产业领域的合作。韩国政府也将积极支持两国企业发掘更多的商机。

赵相贤表示,广东省拥有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依托高水平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源。1600多家韩企进入广东,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随着两国经济高度发展,以往劳动密集型、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合作正在向资本密集型和多元化合作转变。新能源和智能制造正是中韩间需要扩大合作的代表性产业,可以寻求韩国与广东的合作方案。

当天,邢海明大使还在使馆会见了黄宁生副主任一行。

黄宁生一行于6月13日至15日访韩,期间分别到访首尔市政府、京畿道议会,会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次官补杨柄乃、京畿道议长廉宗铉、忠清南道投资通商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加强政府间协作。会见韩国SK化学公司社长,走访韩国现代汽车中心,推进有关项目合作。此外,还实地调研首尔清溪川环境提升工程,考察广东庭园——粤华苑等。